
小苏打的颗粒极其细小,如果洒在地上,仅凭人力清扫非常麻烦;当然,这对于扫地机来说也是一项不小的挑战。本测试中,我们搭建了一组面积约为2平方米的长方形封闭区域,并取250g小苏打粉作为实验样本均匀洒在测试区域,然后将9款扫地机分别放置其中,开始进行清扫作业。待机器人自动停止完成清扫后,我们分别计算机身清扫前后、尘盒清扫前后的差值,来看看谁是谁是真正的“吞吐大胃王”。
◆测试完成后称重
这里之所以要分别测量机身和尘盒的测试前后差值,是因为在测试过程中,小苏打粉尘有可能并没有进入尘盒,而泄露或漂浮到机身内侧。而从测量结果上来看,的确有部分机型出现了此种情况,如此分开计数更加严谨。
测量机身清扫后重量
小苏打吸力测试排名:
测试小结:本测试环节中,iRobot和戴森的尘盒样本吸附量同为220g,表现最佳;但iRobot还有20g苏打粉残留在了机身内,总吸附量超越戴森,位居榜首。浦桑尼克、小米表现也不错,紧随其后;卫博士和斐纳在小颗粒清扫能力上略显不足,排名垫底。
另外,在测试过程中,戴森和ILIFE两款产品出现了一点小插曲,前者在最后阶段吸力明显有所减弱,原因是戴森 360 Eye扫地机的集尘盒容量较小,在后期持续吸入大量灰尘的过程中卡住了风道,导致吸力衰退;而ILIFE X660则在清扫途中,机器突然停止工作,没有完成整块区域的打扫,影响了测试结果。
本文属于原创文章,如若转载,请注明来源:5大吸力测试 9款扫地机器人谁是实力担当?//jd.zol.com.cn/693/69357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