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测试之前我们先来对比电磁炉和电陶炉外观方面的差异。相信很多家中都有电磁炉,所以对电磁炉的外观真的不用做太多内容的介绍。笔者使用的是某品牌电磁炉,购置于4年前,从现在的审美角度来看,采用一体化的面板和静电触摸的外观设计也算不上落伍。 对比之下,电陶炉的外观则要激进得多。全金属的机身设计,旋钮式的开关设计都让这款产品更加“欧式”,也更能受到新用户的青睐。 一体化面板,触控操作依旧是目前电磁炉外观的主要设计,简明的操作区域,让用户更加直观的进行操作,一体化面板则有效的加强了机身防水、清洁起来也更加便利。 电磁炉面板通常会采用印花的设计,外观更加时尚,电路的右上角印刷了注意高温的字样,但由于自磁炉本身并不发热,因此被电磁炉面板烫伤的案例并不多见。 由于长时间使用,电磁炉外壳已经沾满了油渍,通风口采用了挡板交互的设计,起到一定防溅水的效果。目前大部分电磁炉都采用了塑料底壳作为制作材料。 电陶炉同样采用了一体化的面板设计,防水表现同样出色。“防高温”的提示被醒目的印刷在面板上。后面我们将细致介绍电陶炉使用后面板余温的情况。 相比触摸式开关,笔者购买的这款电陶炉产品采用了旋钮式的开关设计,开关机时按下旋钮,旋转旋钮实现1-9档的温度调节。当然,个人觉得由于缺少了说明,这样的设计并没有电磁炉那样易于操作,简单明了。 外观上最大的区别在于电陶炉提供了2个把手,并且采用了金属进行了包裹,当然电陶炉把手设计实用意义远高于形象意义,如果你在加热物品后想搬运电陶炉的话,那么把手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笔者购买的这款电陶炉采用了全金属的机身设计,“欧式”风格浓郁,底部安装了风扇进行主动散热,尾部采用了大面积的出风口以加强电陶炉的散热效果。由于制热方式不同,电陶炉对散热的要求也就更高。 在尺寸上,由于电陶炉没有采用相同的电控板设计,因此在尺寸上要更为小巧,如果不算把手的尺寸,电陶炉的尺寸对比方面就更加占有优势。 高度上,从图片中可以明显看出电陶炉要高出不少,主要原因是垫脚的高度更高。正如之前说的,电陶炉需要更好的散热,增加高度可以加强底部的进风,避免因电陶炉过热而出现的质量问题。
相差悬殊 电陶炉VS电磁炉谁是火锅利器
本文导航
推荐经销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