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不相信到相信的距离有多远
只需要一个眼见为实而已。
01 我知道你也不信
这是在9.23日AIRMX秒新现场发布会,新机名字叫AIRMX Pro 1S,与上一代的区别主要在于主动降噪,想了解更多信息可以点击传送门直接复习,今天我们说的主要是主动降噪的事情。
这号称一款全球第一款主动降噪家电,确实,之前的主动降噪技术也主要是应用在了耳机上,绝大多数用户也应该体验过,体验不错,但是应用在家电上呢。
第一个吃螃蟹肯定是香,但是也容易拉肚子,对效果持以怀疑是很正常的,绝不仅仅是你不相信。
02 主动降噪是个怎么回事
“直升机”被不断被提起,把直升机的降噪技术引到电器上,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要解释清楚,就先要从原理说起,那么就不得不提到降噪耳机降噪的原理。
凹+凸互补是最最基本的降噪原理,用另一个声源去抵消原声源所产生的噪音,常见的耳机是一维降噪,比较简单,市场产品数量众多也能说明问题。
两个水波相互抵消的交界部分,噪声就消除了,可以把降噪耳机看成这部分。而另一部分没有相接触的部分,就是AIRMX需要攻克的难题,立体主动降噪。
对比一下实际情况,跟直升机确实有相似。直升机降噪,就是围着我们的飞行员做3D环绕降噪处理,在空间内布置降噪扬声器,那么AIRMX也如此。
当然技术上实现还是有难度的,因为空间有限,所以6个高灵敏度麦克风和2个扬声器肯定会挨着很近,给AIRMX留下了0.00029秒的时间去分析和处理波形,考验的是降噪算法和处理速度。(也就是这样用另外的声源抵消原有噪音)
说不明白不要紧,现场能评测明白就可以了。
03 对比一下“最”棒的净化器
先来对比一下净化器,为什么要对比IQair呢,因为它和秒新一样,都属于务实派的,拒绝用静电驻极技术,用纯玻纤滤网过滤(特厚)。净化效果肯定是好,但是需要更大的风“吹透”它,风机是一个挑战,噪音也是一个考验。
它们都很棒,因为都耿直将净化效果做到最好,但是,噪音用户可真不太喜欢...
IQair在300风量档位噪音值来到了61.4dB,声音让人淡定不起来,至少在家肯定不能忍受这样的高分贝,像是两个人在吵架。
在未开启主动降噪情况下,AIRMX Pro 1S在300风量档位上是46.7dB的噪音;
开启之后,是42.5dB,是不是很神奇?神奇的还在后面呢...
04 其实体感噪音更低
降噪的原理,是去抵消低频噪音的。举个栗子,降噪耳机能滤掉飞机的噪音,但是没办法完全滤掉人声,因为人声是有高频在的,低频是什么声音呢?就是呜呜的声音,就是这么巧不管是净化器还是新风机,都是这种声音最恼人。
所以,在体感方面,AIRMX Pro 1S的表现更好,比数据上的要好,至于有多好有个数字71%的体感噪音下降,具体啥样,只能自己去体验一下。
最高档位550风量,开启降噪后的表现为52.3dB。
关闭之后,来到了55.9dB,下降3.6dB,还是那句话,别看数字,看疗效,现场感觉真的明显。
最后,这是在环境噪音36.3dB下进行的测试,跟我们居家情况差不多,如果在半消声实验室中,成绩肯定会又好一个档次。
当然,我们也做了一些其他测试,比如出风口净化能力,还是熟悉的0数值,跟上一代没有区别,物理过滤还是扎实的。
上一代的睡眠档位已经非常安静了,只要不把耳朵贴在上面,无法感知它在工作。而AIRMX Pro 1S在加入了主动降噪之后,在第二档上噪音控制=上一代的睡眠档,也就是说,你有再大的卧室,它在二档的风量也足够你用了。
05 加价多少合适?
看来,主动降噪真的可以尝试用在电器上,尤其是净化器、新风、吸尘器这种需要对噪音进行控制的产品,主动降噪绝对会是未来的一个差异点,当然,就看各位工程师如何去看待这个问题了。
但是,如果加入主动降噪后的话,价格急剧攀升消费者可不一定能买单。
我们以主动降噪耳机为例,Beats的头戴耳机主动降噪与普通版本的差价是1090元,溢价达到了64%,虽然好,但是消费者绝对会有想法:要不我就忍忍噪音算了....
AIRMX Pro 与 AIRMX Pro 1S之间呢?16999元与15599元的差别,溢价9%,看起来就合理了很多。
如果这样去推算,那么10%左右的溢价消费者应该还是可以接受的,毕竟使用体验,谁不想要呢?
本文属于原创文章,如若转载,请注明来源:到底靠谱不?AIRMX首个主动降噪的家电现场速评//jd.zol.com.cn/726/72656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