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OL中关村在线原创专访】在2025年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到来之际,美的中央研究院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具身智能高级研究员孙智宇博士,向我们展示了人形机器人技术的前沿进展及其在智能制造和服务业的创新应用。
美的中央研究院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孙智宇
孙智宇凭借其深厚的专业背景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为我们描绘了一幅人形机器人从实验室走向工厂、门店乃至家庭的未来图景。通过此次专访,也让我们共同深入了解到美的集团在人形机器人领域的战略布局。
产业觉醒!人形机器人为何成为制造业的“iPhone时刻"?
孙智宇认为,人形机器人将成为未来科技发展的重要方向,其市场规模有望超过万亿。这一判断并非空穴来风。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加剧和劳动力成本上升,制造业和服务业对自动化和智能化的需求日益迫切。人形机器人不仅能够替代重复性劳动,还能通过智能交互和灵活操作提升生产效率和服务质量。从行业趋势来看,人形机器人正在从实验室走向实际应用,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探索其在不同场景中的价值。
美的人形机器人样机
在这一背景下,美的集团的布局显得尤为前瞻。孙智宇指出,人形机器人未来将像新能源汽车一样,成为推动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这种类比并非偶然。新能源汽车在过去十年中经历了从概念到普及的快速成长,其背后是技术的突破、成本的降低和市场需求的爆发。人形机器人也正处于类似的起点,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场景的拓展,其市场潜力巨大。
高效、高能!工业场景将成人形机器人“第一站”?
孙智宇认为,未来三到五年,人形机器人将在工业领域率先实现规模化应用。美的集团的家电制造工厂以及其他柔性制造企业的工厂和产线将成为人形机器人应用的首选场景。他指出,人形机器人的出现将推动制造业从全面数字化向全面智能化转型,重塑智能化工厂的范式。
制造业的智能化转型是大势所趋。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需要通过技术创新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人形机器人在工业场景中的应用不仅能够替代重复性劳动,还能够通过智能交互和灵活操作提升生产效率。例如,人形机器人可以在狭窄的空间内进行操作,而传统的工业机器人则难以实现。此外,人形机器人还能够通过视觉感知和智能规划,完成更加复杂的任务。
从长远来看,人形机器人在工业领域的应用将对整个行业产生深远影响。首先,它将改变工厂的生产模式,从传统的流水线生产向更加灵活的智能制造转变。其次,人形机器人将推动制造业的智能化转型,通过与工厂的业务系统深度融合,实现生产过程的智能化管理。最后,人形机器人的应用将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使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美的人形机器人已进厂打工从概念逐渐过渡到生产力
美的集团的人形机器人已经迈出了从实验室走向场景应用的重要一步。孙智宇分享了人形机器人在美的洗衣机荆州工厂的“打工”经历。自5月8日进入工厂以来,人形机器人已经在注塑车间完成了第一阶段的调试,并成功融入了生产系统。这些机器人能够像工人一样执行首检、巡检等任务,并与工厂的业务系统实现业务闭环。
美的人形机器人样机
然而,从实验室到工厂并非一帆风顺。孙智宇提到,新型黑灯工厂的场景复杂性和相对严苛的环境条件对机器人的硬件稳定性和鲁棒性都提出了巨大挑战。例如,在高温环境下,机器人可能会出现电机过热等问题,影响其正常运作。这些问题在实验室中难以完全模拟,需要在实际应用中不断优化和解决。
美的集团的这一实践也对行业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首先,它证明了人形机器人在工业场景中的应用潜力。尽管面临诸多挑战,但人形机器人已经在实际生产中发挥了作用,这为其他企业提供了信心。其次,美的集团在解决硬件稳定性和鲁棒性问题上的经验,将为整个行业提供宝贵的技术参考。
全产业链优势美的集团加速具身智能发展布局
美的集团在具身智能技术方面已经拥有深厚的技术储备,涵盖了机器人运控、感知、导航、大模型智能规划以及机器人本体设计等多个领域。孙智宇表示,美的集团的人形机器人技术发展将遵循类人形、全人形、超人形的路径逐步推进。
美的集团的全产业链布局为其在人形机器人领域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从硬件到软件,从传感器到运动控制,美的集团在各个关键技术领域都有深厚的技术积累和研发能力。这种全产业链布局不仅降低了研发成本,还提高了技术的整合效率。例如,美的集团自研的2D和3D视觉传感器、触觉传感器以及灵巧手等关键部件,已经在人形机器人上得到了应用。
人形机器人商业化技术瓶颈待突破美的等企业加速研发布局
尽管人形机器人创新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孙智宇也坦诚,要实现人形机器人在复杂环境下的广泛应用,仍面临诸多技术挑战。例如,前面提到的对抗高温、高湿、粉尘等皆有更为严苛要求的工厂环境下,机器人的硬件需要具备更高的稳定性和适应性。此外,人形机器人还需要更灵巧的操作能力、更智能的视觉感知技术以及更高效的运动控制能力。
这些技术挑战是人形机器人实现商业化应用的关键瓶颈。企业需要在硬件设计、传感器技术、运动控制算法和人工智能模型等多个方面进行创新。例如,如何提高机器人的关节模组的扭矩密度和稳定性,是实现灵巧操作的关键。此外,如何在复杂的环境中实现高精度的视觉感知和智能规划,也是企业需要解决的问题。
美的集团正在努力攻克这些技术难题。孙智宇表示,美的集团将继续加大在人形机器人领域的研发投入,致力于实现人形机器人在工业和家庭场景中的广泛应用。
总结:
从工业场景的率先突破到家庭场景的广泛应用,人形机器人正逐步从科幻走向现实。美的集团凭借其深厚的技术积累和前瞻性的战略布局,在人形机器人领域已经走在了行业前列。
其在具身智能技术、自然语言交互、硬件设计和产业链整合等方面的创新经验,为其他企业提供了宝贵的技术参考。随着人形机器人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它将为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更多的便利和惊喜,开启一个全新的智能时代。
本文属于原创文章,如若转载,请注明来源:专访美的孙智宇:万亿规模的具身智能机器人如何“跨过这道坎”https://jd.zol.com.cn/988/98801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