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OL中关村在线原创专访】在2025年世界知识产权日到来之际,美的中央研究院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负责人奚伟,围绕美的人形机器人技术布局、研发进展、市场应用等方面,分享了集团在该领域的探索与突破,展现了美的在科技研发与知识产权布局上的深厚实力。
全栈技术布局,明确场景牵引
奚伟介绍,美的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肩负两大使命:一是进行人形机器人技术探索与核心部件布局;二是依托机器人与AI领域积累,开展家电机器人化创新研究,这使其区别于其他同行。
美的人形机器人样机
在核心技术上,美的布局全栈技术方向。硬件方面,涵盖轻量化关节模组、视觉、触觉、力传感器、AI控制器、灵巧手、仿生臂和腿设计以及正向设计平台;软件层面,布局具身智能大小脑技术,实现复杂任务的操作。其中,机器人大脑负责任务推理,能把一些复杂的任务分解成小的技能,机器人小脑则通过多模态VLA大模型,模仿学习,强化学习等技术实现多场景的复杂运动及操作技能。
应用场景上,美的采取务实策略。目前聚焦智能制造与门店商业导览两大结构化场景,技术突破后逐步向家庭非结构化场景拓展。同时,推进家电机器人化,助力在非结构化场景实现突破,最终构建未来智能家居生态。
研发与市场协同,成果加速落地
在研发节奏把控上,美的集团中央研究院注重前沿技术突破,构建核心部件和具身智能平台技术,通过不同类型人形机器人和家电产品平台进行创新。2025年,美的将推进全人形及类人形产品迭代,预计6月份在荆州洗衣机工厂开展应用尝试,下半年在线下商业类门店部署。在家电机器人化领域,针对空调、烤箱、洗地机等产品,结合机器人与AI技术打造差异化产品平台,推动商业落地。
美的人形机器人样机
在技术成果转化与知识产权布局方面,美的凭借“三个一代”研发模式,即研究一代、储备一代、开发一代,保障高质量专利产出。研发前期,在储能、医疗、机器人等领域进行技术预演与专利布局;技术产品化和储备阶段,围绕产品布局相关专利,同时专利工程师协助规划布局。
聚焦核心技术,应对行业挑战
在核心技术研发上,美的在机器人关节、AI算法等关键领域构建竞争力,布局轻量化关节模组、多模态传感器、新型控制器等核心部件,研发具身智能大小脑、多模态感知和仿真等软件技术。同时,以应用为导向,通过不同构型人形机器人满足多样化场景需求,并推进家电机器人化创新。
谈到家电机器人化,奚伟表示,美的从平台技术和产品两方面布局,平台技术上,研发大模型与智能体、算力一体化平台、家电集成化技术;产品端,规划homebots项目,推进家电机器人化产品研发,美的以用户痛点为导向,致力于打造实用高效的家电机器人化产品平台。
对于人形机器人续航、数据采集等行业共性挑战,美的通过多途径解决,续航方面,优化电池、轻量化设计、降低功耗;数据采集上,采用VR遥操作、视频流分析、仿真技术等方式,计划构建大规模具身智能数据平台,加速具身智能大模型研发。
开放合作,共促产业发展
在技术融合方面,美的通过跨集团、跨事业部的技术专家委员会和跨领域团队,推动技术拉通与融合,构建共性技术平台,人形机器人研发便是技术融合的典型成果。产学研合作上,美的与清华、浙大等高校开展项目合作,依据企业研发体系分阶段转化技术,确保转化可靠性。
奚伟指出,具身智能技术是行业需共同攻克的难题,涉及数据、算力、算法等多方面挑战,美的将发挥自身在数据和机电产品领域的优势,联合产业与生态力量,加速具身智能产品开发。未来,美的希望通过具身智能家电和类人形、全人形载体,构建智能家居生态,为用户提供更优质服务。
美的在人形机器人领域的探索,彰显了其作为科技企业的创新实力与战略眼光,通过技术创新、场景拓展和开放合作,美的正逐步构建起在机器人领域的竞争优势,为行业发展和智能家居生态建设贡献力量。
本文属于原创文章,如若转载,请注明来源:专访美的奚伟:以技术融合与场景创新,开辟人形机器人新赛道https://jd.zol.com.cn/977/97758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