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的牵引以及智能家居风口的带动,加上大众生活节奏的加快与生活水平的提升,扫地机器人凭借着简单易上手的操作方式及其不错的清洁效果成为了现代智能家庭生活中的“标配”。
同时,越来越多的品牌蜂拥而至,间接导致了市场极度饱和的同时,质量参差不齐、部分区域清扫不干净、死角清扫不到位等痛点仍未解决,也让消费者对扫地机器人行业“怨声载道”。
一、全能款产品逐渐普及,但产品渗透率较低
根据奥维云网公布的数据显示,扫地机器人行业,相较于22年有较大改观,行业从下滑24%到增长3.6%,实现跳跃式逆转,并且在几大头部品牌持续创新下,导航技术和避障算法的不断进步,自集尘、自清洁、自动上下水等功能出现,产品迭代速度加快,全能款产品形态逐步完善。
并且,奥维云网预计,今年具备自清洁和自集尘的全能款产品比例会进一步提升,占比将从今年的73.4%提升至79%,产品升级的主线也将偏向免维护,让用户更少参与,完全由机器替代人手工劳动。
可以说,相比起2022年的落寞,在2023年扫地机器人市场迎来了一波“小春天”,但对比海外市场,我国扫地机器人渗透率仅有6.9%,低于美国的15%、德国和日本的8%,企业仍未实现向大众市场跨越。
目前,扫地机行业普遍采取“机海战术”“快速迭代”等战术进行市场扩张,并且基于多项市场原因,扫地机器人从2020年均价的1830元,到2022年均价继续上行至3210元。仅三年时间均价翻了将近一倍,伴随着清洁能力、避障功能、自动清洗换水功能等“黑科技”的大幅度提升下,头部的扫地机器人的售价居高不下,即使是中产家庭也很难一年一换。
但在技术发展的限制下,绝大部分扫地机器人的功能创新又陷入瓶颈期,“仿制+集成”蔚然成风,各大商家之间要么卷参数要么比功能配置,主打“你有我也有,大家有的我全都有”,通过提高参数或者做微创新的方式进行“内卷式竞争”。而在消费越发理性的今天,消费者也意识到,扫地机器人最根本的需求还是把地弄干净,现今产品上的繁杂功能实际上并不符合消费者的核心需求,厂商所宣传的智能化和清洁水平也并未达到消费者的心理预期,也让很多家庭还处在观望阶段,尚未转化为购买。
这也代表着,虽然扫地机器人全能款产品逐渐普及,但产品渗透率较低,市面上大部分扫地机器人还是没能彻底解决用户的痛点,距离真正所想的解放双手仍旧有一段距离,并且同行之间“卷高端”的方向也基本一致,很难真正拉开差距。
二、厂商内卷激烈,解放双手仍旧“无望”吗?
这几年随着扫地机规划导航系统的不断完善,从搭载AI(人工智能)技术的“激光、视觉”导航产品,到现今的全能基站,除了可以自动集尘,而且还拥有自动回洗拖布/更换拖布、自动热风烘干、自动上下水、自动添加清洁液等功能,大幅提升了扫地机器人的智能化程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整个扫地机器人市场出现了密集式的创新更迭期,进一步完全解放用户的双手,既有些科幻也足够实用。
在厂商如此激烈的“内卷”下,各大头部也针对自家产品进行了多项功能的升级,希望以此进一步打开市场,树立行业新的标杆,在下文,笔者也将依据云鲸、石头、科沃斯和追觅的创新功能进行分析,具体分析现今的扫地机器人是否能真的“解放双手”。
避障
就避障功能来说,在自主规划路径、激光导航已成为大多数产品的必备功能下,扫地机器人已然摆脱了“智障不避障”、人工智能成了“人工智障”等标签。
目前,扫地机器人在避障系统上主要采用机械避障、视觉避障、激光雷达避障、3D ToF避障、红外光源避障,其中激光雷达避障具有延迟低、效果稳定、准确度高、成本较低等特点,是现有的主流方案。
众多品牌在23年的新品就内置了该避障系统,还加上摄像头、AI视觉等多重避障设计,可以像人眼一样对物体进行识别,并利用算法实现避障。不过视觉避障的精度和稳定性较差,同时易受光线影响,漏扫、识别出错、识别数量不多等仍是通病。
云鲸则创新性地采用了双向3D结构光避障,可以识别到的不同障碍物信息,做出策略化的避障动作,有效解决了清扫盲区的问题。
当然,扫地机最根本的需求还是把地弄干净,比起被障碍绊倒,视觉避障产生的漏扫问题更让人头疼。可以说,从技术发展潜力来看,视觉避障无疑代表着未来的主流方向,但想要彻底解决目前的问题,技术还需要再“飞一段时间”。
清洁
扫地机器人虽然命名上为“扫地”,但实际上它承担了扫加拖两大功能。
在清洁方面,扫地机的吸力就不用再说了。除了杂牌,行业内的头部品牌基本能够满足我们的日常使用需求,反而是影响清扫效果的滚刷是人们常常忽略的重要参数之一。
相较于传统胶毛一体刷,各大厂商对滚刷也进行了创新,在市面上出现了气旋导流式滚刷、割毛滚刷、纯胶刷等多种滚刷。其中割毛滚刷是采用了刀片+毛刷的设计,能够将缠绕在滚刷上的毛发进行切断吸入集尘盒中,对长发比较友好,但对短、集中的毛发可能会有两端缠绕的情况;气旋导流式滚刷则通过气旋导流技术和滚刷的结合,以大吸力+高速旋转将毛发“推到”滚刷尾部,避免毛发缠绕的问题。
各大厂商都有着不同的选择,但其实市面上的滚刷大部分还是需要人工干预,毛发处理的道路还是“任重道远”。
四大头部品牌滚刷
对于缝隙清洁情况、顽固污渍清洁等问题,前面提及的三大品牌,大部分都是采用了单边刷的设计,在具体的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导致缝隙清洁不当、垃圾被打飞的问题;而云鲸则采用了双边刷,可以起到很好聚拢的作用,配合智能变速的功能,有效避免将垃圾打飞的问题,并且也降低了缝隙清洁不当、遗留严重的问题。
同时,对于顽固污渍,大部分厂家都采用了重复拖地设计,不过重复2-3次依旧无法对污渍进行彻底清理,往往还需要我们手动设置相关参数,甚至要一直在旁边观察地面的清洁效果。也有部分厂商选择用智能化来解决这一难题,就以云鲸的鲸灵托管来看,根据已知的地面材质和感知到的地面脏污程度,做到自动调整拖布湿度、拖地下压力和清洁次数,让其以相对应的合适参数和次数完成地面高效清洁。
智能托管
此外,每个家庭都有其特点,房屋的大小、房间个数、地板材质都会有大大小小的区别,现在市面上常见的扫地机器人形态都是圆形,不可避免地会留下清洁死角,最后仍需要人力进行清洁,这一大行业难题如今其实都还未被解决。
第一种大趋势,选择对扫地机外形进行了创新式的改版,采用了方形设计,更适配边角清洁,不过仍存在不够贴边漏扫等问题,偶尔需要人为进行干预;其二,通过机械臂技术,将抹布盘自动外摆,能够像人一样自动“伸手”擦边角,以解决清洁盲区这一问题,就是向下压力较弱,可能会出现拖不干净地的情况;或者是选择,扫地机器人特殊扭动前进的“扭屁股”运动姿势,智能沿边补漏墙根墙角等清洁盲区的技术支持。
机械臂技术
自清洁
要知道,清洁能力出色是解放双手的第一关,机器人自清洁才是第二关,而且是关键的一关。如今在自清洁方面,扫地机器人最重要的差异点,早就不在扫地机器人「身上」了,基站反而成为关键——通过承担了充电、集尘、清洗拖布/拖把等功能,大幅减少了人工干预的频次和程度。
为了避免用户每次清扫地面后,仍需要手动清理并倾倒尘盒垃圾的麻烦,各大厂商通常采用基站集尘进一步彻底解放双手。虽然大容量的尘袋确实可以几个月甚至是半年更换一次,但众多的垃圾灰尘,长时间集中在一起便成了细菌或者虫子生活的天堂,还是需要定期的深度护理和深度清洁。放眼行业,机身轻集尘的设计,不仅能够避免了垃圾运送过程中残留在管道滋生细菌、增加清洁维护难度的问题,也减少集尘噪音。就是相对基站集尘来说,尘袋的容量会相对较小,1-2个月需要手动丢弃尘袋一次。
毕竟拖地不像是扫地功能一样,拖地功能涉及用水以及拖布的洁净度,除了添加银离子模块和除菌清洁剂外,还支持自洗拖布和扫拖分离,以此避免由扫地机器人造成的二次污染问题。
就是除了头部产品外,大部分基站大部分自身不支持自清洁,部分支持的也容易因为烘干时长的不同,造成清洁的不到位,滋生霉菌。针对此问题,目前云鲸、追觅、科沃斯和石头皆支持基站自清洁,云鲸、石头还支持基站底座和清洗盘的快速拆离,方便清洗。
智能性
扫地机器人已然成为了很多家庭的日常必备工具,是智能化家电产品的代表,这类产品的变革还是会围绕减少了人工干预频率和便捷交互方面,更加适用于大部分消费者群体。
前文也提过,每个家庭也都有自身特点,房屋的大小、房间个数、物品摆放、地板材质会有大大小小的区别,想要扫地机器人带来更好的清扫效率,减少人工的干预,离不开产品的路径规划。常见的扫地机器人算法大致分为随机覆盖法和路径规划式清扫两种,以路径规划清扫为主流,这就需要扫地机器人建立起环境地图并进行定位,这就离不开内置的导航系统。
与我们前文所提到的避障功能一样,导航主要有激光导航、视觉导航以及惯性导航三种,追觅和石头皆采用了LDS激光雷达,能够自构场景图,配合优秀的避障系统,扫、拖功能都能实现从远到近的清洁。云鲸同样采用了LDS激光雷达,不过依托于鲸灵感知系统和鲸灵托管,让扫地模式先从近到远,拖地由远及近,先贴边清洁再清洁中心区域,进一步提升了清洁效率,有效避免清洁死角,无需再人为盯着清洁效果了。
与我们前文所提到的避障功能一样,导航主要有激光导航、视觉导航以及惯性导航三种,追觅和石头皆采用了LDS激光雷达,能够自构场景图,配合优秀的避障系统,扫、拖功能都能实现从远到近的清洁。云鲸同样采用了LDS激光雷达,不过依托于鲸灵感知系统和鲸灵托管,让扫地模式先从近到远,拖地由远及近,先贴边清洁再清洁中心区域,进一步提升了清洁效率,有效避免清洁死角,无需再人为盯着清洁效果了。
不过,目前暂无扫地机器人能够自动识别干湿垃圾,并提供针对性的清洁方案,如何防止扫地机器人产生干湿混合污染还是行业考虑的重点。
三、技术升级寻求质变,仍有进一步提升空间
显然,如今的扫地机器人虽说在实用性方面远比前几年强出太多太多,彻底打破了「伪智能」、「智商税」的印象,但一方面是由于软件算法层面还不够成熟,但更多是在原有功能、性能体验上优化,缺少能打破创新瓶颈、推动市场实现大突破的颠覆性技术,另一方面是因为厂商急于推出新品维持自身品牌热度,对于产品质量的把控还不到位,产品仍存在不少小问题,无法根本地解决用户的使用痛点和需求。
对于基站来说,基站的自清洁、高温洗烘消、免维护是关键;其次,在集成灶、洗碗机、冰箱、洗衣机、净饮机等一系列家电产品往嵌入式且轻薄方向发展后,嵌入式基站或许是又一发展方向,去水箱化、直接接水管让基站体积变得更小的同时,摆脱现今的板正的方形设计,带来更受当代年轻人青睐的造型;最后,基站分体化、模块化、共用化也是有值得探索的空间。
同时,基于智能交互方面,依旧是以便捷交互为主,AI语音主要体现在人机语音交互,进一步提高语音识别的精准性,而AI识别也可能由识别固态物体,到识别场景,识别地面脏污程度并自动识别干湿垃圾,以此针对性地提供清洁方案,减少人工干预频次和程度,做到真正意义上的“解放双手”。
不过,从目前来看,以云鲸、石头、追觅和科沃斯等各大厂商所推出的新品为代表,虽然产品乍一看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升级,距离所宣传的“解放双手”仍有一定的距离,但总体还是往越来越完善的方面去发展,而且其中还有不少极具创新性的功能,如果之后能够进一步完善并推广到市场当中,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对扫地机器人感兴趣。
值得一提的是,根据国家电网的调查结果,2023年受访者中,选择2500-3000元扫地机器人的占比为9.1%,超60%受访者接受的最高价位在2000元以下。要想让扫地机器人真正进入千家万户,还是需要进一步降低价格走普惠路线。
总结
总的来说,未来扫地机器人的发展方向,依旧要以提升产品智能化和实用性为核心,尤其是最重要的避障能力、自清洁能力以及死角清洁能力,并在逐步提升产品竞争力的同时去摸索扫地机器人的下一个形态,才能帮助扫地机器人进入到更多消费者的视野当中。也期望在未来,各大厂商的不断突破能让市场又充满了想象空间。
本文属于原创文章,如若转载,请注明来源:技术内卷激烈,扫地机器人持续迭代能否实现真正的革新体验?https://jd.zol.com.cn/854/85484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