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1 中产阶层成消费主力军
近日,消费升级的概念被炒得热火朝天,不论是奢侈品的畅销还是互联网+的崛起,都是围绕中产阶层群体来说的。在现代经济的发展之下,中国人的消费理念正在发生巨大的蜕变,曾经的屌丝消费理念相当大的一部分已经跻身中端消费人群,而促使中国消费市场升级换代的正是中产阶层。中产阶层追求在产品形成和消费中的参与感,乐于分享,与大众市场的生活必需性消费相比,他们消费的目的更多是讨好自己,而非向他人炫耀。
中产阶层说具体形象一点,就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受到社会认同的职业人,从经济地位、政治地位和社会文化地位上看,他们均居于现阶段社会的中上水平。与追求快速、标准不同,中产人群对价格的承受能力更强,更关注品质与可靠性,而传统的大工业时代的大规模、标准化的服务方式早已无法满足中产的消费需求,所以更多的厂商开始寻求新的发展机遇。
· 7.2 口碑传播更好的抓住中产阶层的消费心理
随着互联网的兴起,网络口碑营销已经不是“可以做”、 “值得做”的投资行为,而是企业“必须做好”的事情。而各大厂商也更加明白,想要好的口碑,不能再像原来那样千篇一律的电视广告,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已经不再相信广告,甚至对网上的广告视而不见,但是却有大量的消费者相信信任的人给的推荐和建议。随着这样消费理念的转变,社会媒体化的发展愈演愈烈,一些影响者带动着周边人的消费方式。
· 7.3 意见领袖异军突起 对消费者影响深远
何为影响者?一般都是给你建议或者体验评论能够影响你消费理念的人,例如 : 技术大咖、名博、KOL 等,这些全部扮演着意见领袖的角色,他们都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其消费者做出一些购物决策,所以用“影响者”这个词是一个更为准确的描述。平台媒体的时代自媒体的发展为什么会越来越火?在笔者看来无外乎三个原因,第一,平台媒体随着时代的发展,似乎不仅仅是媒体形式,更多是具有商业的气息,话语权掌握在媒体机构手中,用户无法根据单一平台判断信息的真实性和有效性;第二,移动互联时代的到来,信息传播的速度变快,传统媒体无法做到新内容的产生,所以一些公知、KOL 等掌握了话语权,社会形态更倾向于意见领袖型媒体。
第三,媒体的商业化气息越来越重,从而带动流通内容越来越多,于是人们开始从互联网平台上筛选内容,并把注意力从传统的商业内容转向个性化的内容上,此时更受人喜欢的娱乐化内容呈爆炸式的发展,由此催生了一大部分的科技大咖,并获得更多用户的信任。
· 7.4 厂商信息传播更倾向于意见领袖
随着人们从冲动消费转变为理性消费,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选购产品前的“考察”阶段,一些商业化的内容无法解决用户的心中的疑问,于是 KOL 就出现了,他们“说出你的心里话,并且说得比你好”,因此 KOL 身边就会聚集很多认同他价值观的人。
因为价值观相同,所以消费者更信任 KOL 的推荐,而且现阶段的 KOL 不仅在内容上更加个性化,也趋于专业化。他们也许是某领域的大佬、技术人员,而且更加贴近于生活。相比之下,一些传统的媒体平台广告效果就会弱一些,即便是同样的阅读量,用户也仅仅是只看前文,对后面的广告毫无兴趣,让粉丝没有任何归属感,这就导致了更多的厂商愿意通过 KOL 的形式进行传播。
无论是平台媒体还是自媒体,内容 + 渠道 + 平台永远都是媒体行业的核心,其目的都是为了捉住消费者的心。而随着中产阶层成为主力军,与其说厂商为了捉住消费大军被迫随和了市场,还不如说消费人群的进阶带动了自媒体的发展。所有企业都在谈中产阶层消费者需求在升级,但企业是否已做好准备来迎接这股消费热潮,似乎自媒体时代的到来就是厂商的最好出路,是捉住中产阶层消费群体的关键点。
· 7.5 强大消费能力 让中产阶层更有话语权
中产阶层拥有如此能力的关键是什么?当然是他们超前的消费观念,中国中产阶层最爱的几件事分别是“去美国买奢侈品”“去欧洲买时装”“去日本买马桶盖”“去香港买手包”“去澳洲买奶粉”...,整个 2015 年中国境外消费约为 1.2 万亿,全球 46% 的奢侈品被中国人买走!
2016 年的数据目前还没有公布出来,但可以预见的是,这个惊人的消费数字只会更加惊人,中产阶层的超前消费意识和超强的消费能力是他们始终站在消费第一线的原因,据统计,中产阶层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为平均水平的2-5 倍,更多的收入让他们在社交圈,家庭圈和兴趣圈中,更舍得投入更多的资金,以得到更有品质的生活,这也让中产阶层对于整个消费阶层有了更多的话语权!
· 7.6 消费特性独立 具有普遍指导性
另外,中产阶层的消费特性也独树一帜,一方面他们对于有品质的产品采取扎堆性购买,并且还有强烈的自我区分意识,即个性的东西一定要有,绝不雷同!此外,中产阶层还具有较强的文化属性,数据显示,中产阶层在阅读上的花费特点,每年购买书籍的花费为 378 元 /人,每年阅读的非工具类书籍为5.3本 /人,且每年观看文化类演出的次数,在 3次以上的占据了4成以上!
且中产阶层在满足于当下生活的同时,他们也偏向于在理财方式上进行多维度投资,以增幅自己的财富!在消费产品层面上,中产阶层的购买能力体现出了能够倒逼各行业进行洗牌的实力,在最为集中的饮食和时尚消费两栏中,他们希望吃喝不只是色香味俱全,还要得养生;“穿戴”在得体大方的同时,还要不显得俗气和艳丽,这既是中产阶层的消费特点,同时也是各大行业需要去适应他们的方面!
· 7.7 想抓住中产阶层 先得为他们改变
综上,我们讲到了许多关于中产阶层的消费特点,那么我们不妨反向思考一下,中产阶层的消费需求不就是各大行业需要改进的地方吗?中产阶层作为日渐崛起的一个群体,并且这个群体的消费能力和超前意识基本不用怀疑的前提下,我们在他们关注的地方,比如产品的本身调性、人文性质、独立性质、品质特性等这些方面下手,中产阶层是愿意为这些点做出努力的产品埋单的!所以,最终我们可以得出中产阶层的购买特点是,价格不再是制约购买的主要因素 , 他们更能接受拥有新技术的高端产品,且他们的购物场景在丰富并不拘泥于在线购物,另外,更新迭代是他们的隐藏需求也有待开发!相信,未来中国中产阶层的爆发能够让我们身边的消费类产品变得更加有品质、有调性、有内涵!
· 7.8 橄榄型社会更加稳定 让民众更有安全感
中产阶层在政治上被看作是社会稳定的基础,在经济上被看作是促进消费和内需的重要群体,在文化上被看作是承载现代文化的主体。一个社会的中间阶层的出现和强大,使原来对立的贫富两极变成了一个连续的数列,收入和财产从富裕到贫穷逐级递减,让每一个社会成员看到拾级而上的希望,有助于缓和贫富差距造成的社会对立情绪。一般来说,一个社会应该有 60%~70% 的人口或家庭属于中产阶层,这样的橄榄型社会才是最稳定的。
在金字塔的社会结构中,经济社会资源分配存在很大问题,贫富分化比较严重,阶层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比较激烈,没有庞大的中产阶层作为缓冲带。当学历不再保证工作机会,薪资成长被上升的物价侵蚀成负数,象征稳定的自有住宅成为奢望的空中楼阁,中产阶层抓不到任何上升的希望,开始觉得向下流动就会成为社会的痛苦,而中产阶层的流失将直接造成社会安全感的流失。
· 7.9 中国扩军中产阶层 建设橄榄型社会还要闯三关
战前的日本也是贫富差距较大的社会,约有 50% 的贫困农民。但是现在日本的中产阶层占有很大比例,主要有两点原因。首先是用最高为 75% 的累进个人所得税制将收入进行了再分配,因为这是完善教育和社会保障的财源。其次,日本企业的经营干部和普通员工之间的工资相差不大。日本式经营有3个特征,即终身雇佣、年功序列型工资、形成了员工在各企业工会的组织下,齐心协力帮助企业发展的企业文化。
现在中国应该努力实现的经济发展计划不是总数量的扩大,而是质量的发展。要使中产阶层增加,缩小收入差距的话,还要面临三个重要课题。首当其冲就是通过累进税制对收入进行再分配,其次还要完善教育和社会保障,最后就是培养社会责任为第一位的企业文化。中国现在考虑的国民收入倍增计划似乎是以增加个人所得或提高工资为目的,这个构想本身比至今为止的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的宏观目标近了一步,但是仅凭经济增长根本无法实现这个构想,收入再分配和企业文化同样是非常有必要的。
· 8.0 2020 年中国中产阶层将达 7 亿人
目前中国中产阶层规模少于人口的四分之一,但是随着中国经济的增长,这一比例将会持续增加。1978年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带来的是一代人身份的变迁。在传统的产业工人和农民之外,出现了一个新的中产阶层,或者说出现了中等收入群体。20 世纪末,中国中产阶层预测人数会达到 100 万人,但是尽管大胆预测,却仍然没有预见中国的奇迹。
而目前中国中产阶层的规模比例为 23% 左右,这远远快于 2000 年之前中国中产阶层的成长速度。但不得不提,在发达国家所谓的“后工业社会”,中产阶层人数占了总人口的 80%,中国的这一数字仍显得差之千里。不过到了 2020 年,中国的中产阶层人数将达到 7 亿。根据中国人口的增长速度,2020 年中国人口将达到 14.5 亿。再过十年中国的中产阶层人数将占到总人口的 48% 以上,到时候中国近半的人口将成为中产阶层。
本文属于原创文章,如若转载,请注明来源:中产阶层科技消费调查报告-第七章//jd.zol.com.cn/651/65115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