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

    食品添加剂≠非法添加物 食品安全大揭秘

      [  中关村在线 原创  ]   作者:郭众小   |  责编:吕东兴

      可以说,我国民众对于食品添加剂的认知还存在着很大的偏差,对于它我们仍然有着许多片面的理解。其实,近些年频发的各类食品安全问题的根源并不是食品添加剂本身。一方面,许多并非食品添加剂的有害物质被偷换概念,扣上了食品添加剂的帽子;另一方面,某些不法商贩超标使用食品添加剂,对社会造成了一些不良影响,使得民众人心惶惶,于是就把所有责任都归结于食品添加剂上,这其实是不负责任的表现。针对食品添加剂,我们有如下一些误区必须要避免:

    ·认为不含食品添加剂的食品是放心安全的

      少数企业为迎合消费者的上述心理,在产品标签上标示“不含食品添加剂”或“不含防腐剂”“本餐厅出品均不含味精及任何食品添加剂”,这些做法都是对消费者的严重误导。好像含食品添加剂和防腐剂的食品就是不安全的,不含食品添加剂和防腐剂的食品就是安全的。事实上,一些高糖、高盐的食品本身就不需要使用防腐剂,因为高糖和高盐特性就具有抑制微生物的作用。

    食品添加剂

    ·合成都是有害的,天然就等于安全的

      有的消费者看到食品上写着“不含人工色素”时,就认为该食品是安全无害的。人们一般对天然色素的安全感要高于人工合成色素。其实,合成和天然的食品添加剂,哪个更安全不能笼统定论,以偏概全,应该依据科学数据来确定。判定食品添加剂安全性的重要指标是ADI值,ADI值愈大,表示该食品添加剂安全性愈高。食用柠檬黄ADI值为7.5,天然色素姜黄ADI值为0.1,β胡萝卜素ADI值为5。很显然,柠檬黄比这两种天然色素都更安全。这也说明,天然色素的安全性并不一定就比合成色素更高,要按科学研究的结果、结论来作出理性判断。

    · 只要遵守《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规定,不超范围、不超限量,在一种食品中就能任意使用多种食品添加剂

    食品添加剂

    这种理解也是片面的。根据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原则,在技术工艺上确实有必要的情况下才能使用食品添加剂,否则就是乱用。例如,一支雪糕含16种食品添加剂,一袋方便面含有14种食品添加剂,一盒蔬果乳饮品含有14种食品添加剂,一盒饮料含有10种食品添加剂,到底从技术工艺上有没有必要加这么多的食品添加剂,是否逐一经过科学论证和评估,值得商榷。特别是多种食品添加剂在人体内的作用,需要大量深入的科学研究和试验。

      由于社会上对食品添加剂认识方面存在的种种误区,以至于一些严格按照GB2760规定科学合理使用食品添加剂的诚信守法企业和产品的生产经营、食品行业和食品添加剂产业的发展都受到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而企业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主要有几个目的:第一,掩盖食品加工工艺的缺陷,主要发生在小企业、小作坊和黑工厂、黑作坊;第二,掩盖劣质食品原料的缺陷,一些不法分子往往会过量使用着色剂、甜味剂、防腐剂等食品添加剂;第三,降低生产成本。第四,掩盖食品的劣变。第五,是制假售假。

    ·利用食品添加剂制售假冒伪劣食品

    食品添加剂

      目前,使用食品添加剂勾兑、制假售假成为行业“潜规则”。中国食品安全报报道称,有的地区涉及几个县、乡、村黑作坊制假售假已形成产销链条,辐射多地农村市场。奶糖根本不含奶,都是淀粉、糖精、香料搅拌而成;红葡萄酒没有一滴葡萄汁,都是用柠檬酸、苋菜红、胭脂红、葡萄香精、糖精钠、甜蜜素等食品添加剂和酒精、水勾兑而成;有些不法分子把猪肉涂上牛肉膏冒充牛肉销售;使用黄原胶、羧甲基纤维素钠、苯甲酸钠、苹果酸钠、柠檬酸钠、食用香精、胭脂红等食品添加剂来冒充浓缩果汁,加工假果汁饮料、假玉米汁、鲜榨果蔬汁等,严重违反了“不应以掺杂、掺假、伪造为目的而使用食品添加剂”的原则,这些都是严重的违法行为,必须严惩重处。正是这些滥用食品添加剂的不法商贩让我国民众对它形成了深远且不可逆转的误解,也是人们谈“剂”色变的根本原因。

    ·造成民众认识误区,少数非专业媒体的夸大报道和误导也是罪魁祸首

    食品添加剂

      近几年,媒体曝光了几起重大食品安全事件后,引起了公众对食品安全的日益关注,也普及了食品安全知识及法律法规,这是社会的进步,也是媒体发挥的重要监督和舆论引导作用。但一些媒体对食品添加剂的报道也明显出现失误,误导公众。如以下标题:《食品添加剂有多害人?看完这篇就明白了》《食品添加剂值得我们信任吗?》《喝的不是奶,是食品添加剂》等等。媒体的受众面广且相对固定,如果对食品添加剂的报道一旦出现失误,负面影响极大。即使事后专家出来更正,公众也已先入为主,对食品添加剂的误解也很难消除,不利于食品添加剂行业的健康发展,也不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

    本文属于原创文章,如若转载,请注明来源:食品添加剂≠非法添加物 食品安全大揭秘//jd.zol.com.cn/648/6483069.html

    jd.zol.com.cn true //jd.zol.com.cn/648/6483069.html report 3608   可以说,我国民众对于食品添加剂的认知还存在着很大的偏差,对于它我们仍然有着许多片面的理解。其实,近些年频发的各类食品安全问题的根源并不是食品添加剂本身。一方面,许多并非食品添加剂的有害物质被偷换概念,扣上了食品添加剂的帽子;另一方面,某些不法商贩...
    提示:支持键盘“← →”键翻页阅读全文
    本文导航
    推荐经销商
    投诉欺诈商家: 010-83417888-9185
    • 北京
    • 上海
    • 热门集成灶
    • 新品上市
    推荐问答
    提问
    0

    下载ZOL APP
    秒看最新热品

    内容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