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9月美国金融危机开始在全球蔓延,中国经济增长从当年的10.6%回落到2009年预计的8%左右。中国经济对消费电子市场的负面影响也从2008年第3季度开始显现,2009年无论对中国经济还是中国消费电子市场都是极具挑战性的一年。对比全球经济,中国经济同样因金融危机影响而增长速度放缓,作为金砖四国之一,中国经济增长率依然远远高于全球平均。
政府积极应对危机,提出超过4万亿元人民币的投资计划应对经济挑战,2009年是关键的投资时段。“家电下乡”、“以旧换新”向全国推广,同时消费信心恢复,技术更新换代,覆盖产品增加,移动便携需求,新兴渠道发展,由此,中国消费电子市场将迎来巨大的商机。基于当前的状况,美国《TWICE》中文版,《TWICE中国》联合《TWICE中国》专家顾问委员会对2009~2010年中国消费电子零售渠道的未来发展趋势倾力推出如下10大预测:
趋势1:消费电子零售市场仍将稳定增长
从2009年中国消费电子消费意愿和采购指数发展来看,2009~2010年,消费电子产品更高的消费标准和更高技术的产品将继续吸引全球的消费者。对于中国市场,虽然中国经济同样因金融危机影响而增长速度放缓,作为金砖四国之一,中国经济增长率依然远远高于全球平均。因为与发达国家相比,无论是平板电视还是手机产品,中国的普及率还较低,再加上政府积极应对危机,出台刺激经济、提升需求的政策,“家电下乡”、“以旧换新”向全国推广,同时覆盖产品增加。所以,2009~2010年的中国消费电子产品市场一定会继续保持增长趋势,预计2009年,中国消费电子产品市场占全球市场的比例将达到14.5%。
对于2009年的全球消费电子产品市场,数据研究机构GfK预测,中国消费电子零售市场销售额增长幅度将达到6.5%。这意着2009年与2008年相比,消费者将在消费电子产品方面多支出42.12亿美元。
趋势2:消费电子零售渠道整合进一步加剧
在消费电子零售渠道,已经呈现出一种竞争压力增大、生存空间越来越小、品牌集中度越来越高的趋势,在“2009中国消费电子零售商50强(TOP50)”榜单就已经有了比较明显的显露。对比由发布的“2008中国消费电子零售商30强(TOP30)”和“2009中国消费电子零售商50强(TOP50)”两份榜单,不难发现,2008年还分列第7名、第15名、第28名的大中电器、协亨和冠芝霖,在2009年的榜单上,已经不见了踪影。前者被2009年榜单上的第1名国美电器收购,后两者则是被新晋新锐“北京派普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收购。在相继收购“国讯”、“新亚”、“百老汇”、“飞鸿”、“冠芝霖”、“中域时代”、“协亨”等7个品牌之后,派普通讯终于以91亿元营业额,覆盖全国90余个大中城市的640家零售店规模,强势进入“2009中国消费电子零售商50强(TOP50)”第7名。与之相对应的是,在收购、兼并或者以加盟身份,控制了大量三四五级零售店之后,河南日日顺电器有限公司以370亿元的营业额,23300家零售店规模,跃据“2009中国消费电子零售商50强(TOP50)”第3名位置,成为最大的一匹黑马!
趋势3:零供关系发生变化,零售商与供应商加速转型
受利润压缩及供应商渠道策略调整影响,渠道将再度趋于扁平化。供应商将从对渠道的粗放管理转变为精细管理,它们将更主动地发展最底层渠道,纷纷进驻各地消费电子零售卖场,与各大消费电子零售连锁巨头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以加强对区域的渗透和对最终用户的把握,将把对渠道的推动力变为对渠道的拉动力。与此同时,各大零售商将开始向增值方面转型,服务可以更多地由零售商来覆盖,将产品和成套解决方案联合打包销售的模式将逐渐替代目前单一产品的销售模式。厂商与渠道的合作将以双赢为核心,变得更加紧密,更注重长期承诺。
趋势4:分销商急速涉水零售
尽管渠道扁平化已是老话题,但是随着各消费电子供应商越来越重视零售终端,各种压力逼着相关消费电子产品分销商急速涉水零售业务。更为激进的是,不少地方的电脑城、数码城、家电广场等,已经成为各大消费电子零售商的主战场。
从“2009中国消费电子零售商50强(TOP50)”榜单中不难发现,包括派普通讯、美承、百诚、讯宜、恒昌、和雍、天恒驿站、康悦天虹、成都道洋、河北恒信、山东亿维、易天移动数码等企业,无不是以分销商身份发家,在新形势下,纷纷选择了零售业务,才有今天的成就,并在零供关系话语权中,占据了主动地位。
随着越来越多的分销商涉水零售业务,尤其是那些准备放弃分销业务,主做零售业务的渠道商而言,有一个问题需要重视,那就是当公司重心要从分销转向零售时,团队建设、管理制度都是很大的问题。
趋势5:零售店面争夺向3~5级市场漫延
对零售店面的争夺早已经在1、2级城市展开,随着家电下乡的推进,渠道逐渐从城市向城镇地区、农村地区下沉。目前这种趋势,已经漫延到了3~5级市场。
在国务院此次扩大消费的《意见》中,健全农村流通网络,拉动农村消费排在第一的位置。在金融危机下,出口受阻,挖掘农村消费市场无疑将是一个扩大内需的重要途径。日日顺、百诚等消费电子零售渠道纷纷把开辟农村市场当作新的增长点,通过特许加盟店的方式,抢占农村零售市场,做消费电子产业的“农村沃尔玛”。
- 第1页:渠道整合加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