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平均空气质量的监测数据来看,从2016年Q1至2018年Q1,全国空气质量为优良的天数逐年增加,对比2016、2017、2018年Q1的数据可以看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分别为70.0%、71.0%、75.3%,呈稳定增长态势,足见近两年空气质量治理之成效。2017年底-2018年初的弱拉尼娜现象同样也是北方地区整体环境质量变好的主要原因之一,这一发生在南太平洋的气候异常现象对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影响却不容小觑。其对我国北方地区的直接影响是造成冬季更为寒冷,春夏季更易出现大风天气,在多方因素的共同影响下,大部分时间下雾霾都不具备成型条件。相比之下,南方地区的雾霾则更为严重些,如四川成都等地同样饱受雾霾困扰,但这些地区的空气净化器市场表现并不理想,消费习惯和市场教育的差异化让南北方市场有着较大的差距。
纵观2016年全年空气质量数据,我们可以看出,Q1、Q2、Q3的空气质量表现最好,优良天数分别占83.3%、87.5%,而重度污染及以上的天数只占0.7%和0.2%,2017年全年亦是如此。夏季和秋季空气质量的好转让空气净化器市场略显低迷,而进入2016年Q4,重度污染天数再次回升至4.6%,雾霾的突然来袭让空气净化器市场迎来了最后一波爆发式增长。
然而2017年Q4,重度污染天数仅占2.4%,同比下降2.2%,同年空气净化器市场表现惨淡,大多厂商在Q2、Q3大量囤货,这一情况是他们最不想看到的。
2014年至今,国家气象局74座城市年度空气质量变化数据显示,2014-2017年,年度空气优良天数分别为241、229、271、265天,基本保持稳定。需要注意到的一点是,作为空净产品消费集中地,北京的天气正在逐渐转好,而现实也证明,如北京此类吸引消费集中地区的天气好坏能直接影响到产业,也侧面说明了产品售卖地区偏向性仍非常明显,“普及”二字至少从目前情况看来根本谈不上做的好。其实一直以来空气净化器市场都存在这一矛盾,大众购买空气净化器的初衷便是希望空气质量能够变得更好,但同时整个市场的畸形发展又极度依赖雾霾等空气污染状况的持续。在空气净化器市场发展的前几年,这二者之间一直在保持着“微妙”的平衡,然而近几年政府治理环境的决心和公众健康意识的觉醒,却“打破”了这一平衡,显然市场对这一变化并没有充分准备。
这一变化对市场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从2017年Q12018年Q1,消费者对于空气净化器的功能点需求也有了截然不同的变化,其中除甲醛功能的关注度占比最高,达到40.02%,烟雾净化功能的关注度次之,为33.85%;废气净化功能的关注度最低,占到26.11%。其实看这张图我们可以发现,大众对空气净化器的功能关注点在慢慢回归正轨,不再一味关注雾霾的防治,除甲醛功能的关注占比达到40.02%,这一切都说明消费者的健康意识正在觉醒,对于室内污染问题也有了较为全面的认知。
作为媒体,我们当下更需要对这部分消费群体进行正确的引导,避免过度宣传,让消费者对污染问题有更理性更全面的认知,不再是谈霾色变,也不应变成谈醛色变,理性的市场是我们需要的。空气质量的良性变化,使得雾霾已经不再是影响用户消费决策的最关键因素;而消费者健康意识的觉醒,让他们对污染物的认识也不仅停留于PM2.5,室内甲醛等污染源也已经成功引起消费群体的关注,他们有着强大的消费能力和更具个性的消费特征,当下健康家电市场能否实现破局,关键就在于能否再次引领这一主流消费群体的消费需求。
本文属于原创文章,如若转载,请注明来源:空气净化器白皮书:五年空气质量监测数据//jd.zol.com.cn/699/69969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