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大众来说,空气净化器最开始被人熟知是在2013年,雾霾的突然爆发让全民陷入恐慌,也让空气净化器从小众家电走入大众消费视野。尽管我们不愿承认,但在空气净化器市场发展的前几年中,大众对雾霾的恐慌是引领市场消费的关键因素。
另一方面,在市场发展初期,并没有完善的规则,整个行业处于粗放式发展状态,在2016年新国标正式实施之前,整个空气净化器市场几乎是没有规则可言,同时又是市场规模急速扩张的几年,可以说,市场的增长完全是以牺牲用户体验为前提的。而近几年,我国经济增长迈入大幅调整期,崛起的中产阶层的消费充满潜力。他们是注重生活品质的一群人,在这一消费群体看来,他们更愿意通过合理的价格来获得对等的产品和服务,这一点在健康家电市场同样体现得淋漓尽致。在消费和健康意识驱动下,市场规则也在全面建立和完善,整个市场逐渐进入良性发展阶段。
2017年至今,空气净化器市场显得颇不太平,政府对环境的大力治理使得曾作为消费主导因素的雾霾几乎消失殆尽;新国标的实施和完善也对市场有着一定的规范作用。在这一背景下,健康家电市场也不应再局限于原本的“押宝式”销售,而是应该充当消费需求的引领者,迎合消费者健康意识提升的同时,让健康家电市场再现生机。
本次,中关村在线联合奥维云网、中怡康、GfK同时发起调研,并综合多份报告,为您回顾中国空气净化器市场五年来的变化和未来发展趋势。同时我们也引用了部分百度指数的数据,纵观五年的空气净化器市场走势,整体越发趋于健康和理性,其中的一些特殊事件可能会导致市场规模的突然变化,但其对整个市场发展趋势的影响微乎其微,行业也仍显现良性发展态势。这份白皮书重点讨论的,便是我们如何结束之前的畸形发展态势,在恢复正常的市场中继续破局前进。
在2013年以前,空气净化器还只是小众的升级型家电产品,是一小部分消费者对生活品质的进一步提升之选;在2013年之后,雾霾的大规模爆发让空气净化器市场迅速扩张,空气净化器也成为大众面临雾霾的几乎唯一选择。作为消费者,每天身边被雾霾类新闻环抱,另外室外的PM2.5确实足够造成感官上冲击。从2013年开始,普通消费者能接触到的所有渠道都在宣传雾霾污染的恐怖,想要引起大众对污染的关注无可厚非,但最终的效果却是有人利用消费者的恐慌进行牟利,这并不是我们想看到的吗,此类情况在市场发展初期并不少见。以“PM2.5”为关键词的过度宣传的后果是大众容易忽略室内其他污染物的危害,如甲醛、TVOC、苯等……
尽管我们不愿意承认,但几乎每个中国家庭中都逃不开这些污染物的侵袭,装修材料和家具是它们的主要来源,对于这种身边实时且大多无色无味的威胁污染源,大多数消费者却没能关注到。总结以上,空气净化器的“出生”的确是为了应对空气污染,但各渠道对雾霾污染的过度宣传让消费者意识中的“空气净化器”成了雾霾专属产品,而忽略了其他更常见危害也更大的室内污染物。如今想要改变这一错误观点并不简单,需要企业和媒体的共同努力。
2014-2017年,每年空气净化器市场的品牌数量分别为556、687、567、609个,整体呈增长趋势,市场零售规模分别为510、527、577、654万台。
2016年是空气净化器市场的一个重要分水岭,16年3月正式实施的新国标在规范市场的同时,也让一大批不符合标准的品牌退市。
但是标准的建立和完善总是要滞后于市场的变化,而在空气净化器市场快速膨胀的几年时间里,新国标的约束作用并没有持续太长时间,具体来说,这一约束作用仅持续一年时间。2016年底的一波雾霾,再度引爆空气净化器市场,在躁动的市场面前,新国标的约束作用显然有些跟不上技术的成长。由于产业供应商已经可以提供更好的技术,而市场又出现了“突发”式增长,品牌数量下降并没有持续。据统计,2015-2016年,空气净化器品牌数量同比降低17%,标准的建立让市场有了真正的规则,同期爆发的大范围也给市场带来了新的生机,同年空气净化器销量不降反升,从527万台升至577万台,便是最有力的证据。
本文属于原创文章,如若转载,请注明来源:空气净化器白皮书:五年品牌和产品数量变化//jd.zol.com.cn/699/69908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