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普走向没落 改姓"台资"又减薪
关键字:夏普没落
夏普2011年度财报显示,亏损额已达290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220.52亿元),创下公司1912年成立以来最大的年度亏损额。紧接着夏普又宣布换帅,奥田隆司接替片山干雄。如今,夏普第一大股东变成台湾鸿海集团,曾经的"液晶之父"夏普从此改姓"台资",难道夏普就此没落了?
夏普改姓"台资"又减薪(图片来自互联网)
据报道,3月27日,台湾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宣布斥资约8.09亿美元(约合人民币50.97亿元)入股日本夏普公司,以近10%的股份占有额一跃成为夏普第一大股东。
据悉,夏普还将以66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50.18亿元)的价格,把经营位于大阪府堺市的液晶面板工厂的"夏普显示器产品(SDP)"46.48%的股份转让给鸿海精密工业董事长郭台铭个人。众所周知,鸿海集团旗下的富士康工厂一直是代工业里的龙头,旗下的奇美电子也是面板业巨头之一,夏普如此这番动作,究竟发生了什么?>>详细<<
编辑点评:一个世界级的品牌、百年的日资企业、称为"液晶之父"的夏普,被台湾代工厂并购,业界均表示惊讶。从夏普亏损业绩报告发出,我们看到夏普已经很难应对,毕竟此次亏损也是公司1912年成立以来的最高纪录。
紧接着,夏普开始改变经营策略,将日本大阪堺市液晶屏幕工厂产能缩减50%,以减轻电视机销售低迷带来的库存压力。另外一方面,夏普也在积极布局生活小家电、手机等业务,以此来推动整体业务的盈利状况。
然而就在索尼、松下换帅不久,夏普也宣布换帅,印证了大家的猜想,紧接着夏普宣布将关闭其与日本钢铁业龙头新日铁(Nippon Steel)合资组成的太阳能多晶矽生产公司,可谓多灾多难。
尽管此前有消息称日本政府拟推出财政援助计划,帮助索尼、夏普等日本家电子巨头度过难关,然而有鉴于日本经济长期低迷,政府援助可谓杯水车薪,巨大的亏损空洞仍然让夏普时刻神经绷紧。上周夏普对外宣布,公司决定在5月-12月期间减少员工2%的薪水,奥田隆司也表示,夏普正面临"严峻"的局面,缩减人力费在此时显得至关重要,管理人员也将从4月份缩减5%的薪水,以示共度艰难时刻。
可见夏普面对亏损已经力不从心,如今鸿海集团成其第一大股东,奥田隆司4月份也已经上任,能否借助鸿海扭亏为盈,让我们拭目以待。
推荐经销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