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集中供暖 南方个体取暖
其实,在全球范围内,并没有规定暖气的使用划分界线,新中国刚成立时,基于当时的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国家出台政策,以秦岭-淮河为供暖分界线,这条分界线一直沿用至今。
建国初期制定的秦岭-淮河供暖分界线
秦岭-淮河以北的城市,基本都建有全城规模的暖气管道网络,由政府或政府指定的公司进行运营,在冬季提供集中供暖服务,服务水平、收费标准和供暖起止日期,都有明文规定。秦岭-淮河以南的城市,一般没有全城规模的暖气网络,但是也存在一些较小规模的供暖系统,比如一个住宅小区内、一个校园内或者一个厂区内的小型暖气网络。
集中供暖的优势较为明显,供暖效果好,资源利用率高,平均成本低。在笔者看来,北方采取集中供暖是节能减耗、保护环境的一种有利方式,由于北方冬季温度偏低,市民普遍都需要进行采暖以维持正常生活,分散的采暖方式,不但浪费资源(煤、电、天然气等),对用户自身来说成本也较高,同时,大规模的废气排放也会对环境造成很大影响。
北方采用集中供暖,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对环境的大规模污染(当然还是会造成空气污染,但影响程度要小许多)。每年一到采暖季,北方的雾霾就会肆虐而来,近年来,国家也采取了一些举措进行调控,相关数据显示,未推行大气治理相关措施之前,京津冀三省市每年散煤消耗近4000万吨,是冬季大气污染的重要来源。自2015年度以来,“煤改气”“煤改电”相关工程更加紧锣密鼓地推行,目前,北京、天津、保定、廊坊主城区已经基本实现无散煤化,有效缓解大气污染。
推荐经销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