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竟影响比赛平衡?运动员穿戴设备盘点
除了赛场上精密的判罚辅助系统,运动员身上的穿戴设备向来也是媒体关注的焦点。关注游泳运动的朋友一定还记得2000年悉尼奥运会上澳大利亚选手伊恩·索普的一身“鲨鱼皮”泳衣,那届奥运会上飞鱼索普一举夺得3枚金牌,鲨鱼皮功不可没。
当年的飞鱼传奇 泳衣功不可没
●仿生学的极致应用 辉煌一时的鲨鱼皮泳衣
鲨鱼皮泳衣是人们根据其外形特征起的绰号,它的核心技术在于模仿鲨鱼的皮肤,泳衣的超伸展纤维表面是完全仿造鲨鱼皮肤表面制成的。此外,这款泳衣还充分融合了仿生学原理:在接缝处模仿人类的肌腱,为运动员向后划水时提供动力;在布料上模仿人类的皮肤,富有弹性。
实验表明,鲨鱼皮泳衣的纤维可以减少3% 水的阻力,这在0.01秒就能决定胜负的游泳比赛中有着非凡意义。然而高科技泳衣自问世以来便遭到了很多批评,许多专家认为其违背了比赛不借助外力的本质,最终在2009年7月国际泳联决定全面禁用高科技泳衣。
●实时数据反馈 现实增强智能眼镜终被禁
同样被禁止带入赛场的还有Solos公司为场地自行车运动员开发的现实增强智能眼睛,当运动员挥汗如雨地蹬着自行车踏板,两眼目不转睛地盯着路面时,自行车内的感应器会自动采集时速、脚蹬转速、单圈耗时等指标性数据,然后通过IBM云平台无线定向发射到运动员佩戴的眼镜上。听起来是不是很像钢铁侠?
根据这些实时数据反馈,运动员可以随时对自己的状态进行调整,Solos公司的研发负责人之一恩奈斯特·马蒂柰兹坦言,之前的多次运动实验表明这种调节能够有效缩短时间,为运动员带来更好成绩。虽然被禁止在比赛中使用,但这并不妨碍美国运动员在训练中广泛使用这种眼镜,且能让身体形成记忆,以应对比赛中的各种状况。
如今各种高科技已经渗入奥运会的各个比赛项目中,从田径比赛到帆船竞赛,从运动员自身力量的提升到比赛数据的收集和预测,奥运会已经不仅仅是运动员自身实力的竞争,更是各种黑科技间的博弈。
推荐经销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