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Roomba扫地机器人选购指南
在央视科学频道的《掀起机器人风暴的人》纪录片中,Roomba被翻译为“屋宝”,在台湾被称为“伦巴”,国内也有消费者取名为“屋霸”、“绒爸”,总而言之,它是一个圆形的会走路的无线吸尘器,通过不停歇地转悠将你的地板上的常见垃圾清扫干净。
1、你是否需要一个扫地机器人?
当然,潜在用户最关心的问题是这玩意到底扫不扫得干净?我是否真的需要一个扫地机器人?作为一个阅机无数并亲测过Roomba三代产品的负责任的小编,我的中肯回答是,iRobot的扫地机器人之所以能引领行业十几年,最重要的原因是其核心技术和一贯坚持的品质。扫不扫得干净取决于两个指标,一是覆盖率,二是清洁率。前者关乎内在的算法和机器人的导航技术,这是iRobot最为关键的优势,有人曾戏称如果Roomba的芯片被破解,那么iRobot的股价将一夜之间崩盘。无论是前代产品的模糊算法,还是最新采用的vSLAM(simultaneous location and mapping同时定位和制图)技术,都可以确保Roomba能尽最大所能覆盖全屋,当然Roomba进不去的地方则无能为力了。通俗地讲,Roomba将漏扫区域减少到最小值,从而保证清扫的有效性。试想一下,一个机器人漏扫很多区域,还需要人工二次清扫,那么它本身就失去取代人工的意义了。清洁率则取决于机身底部的吸尘结构,Roomba引以为傲的三段式吸尘系统则被市场后来者争相模仿,通过扫-卷-吸三个同时进行的步骤来吸取地面垃圾。当然,隐匿其中的马达系统,吸尘通道和刷子材质,贴地距离等都是影响吸尘效果的关键因素。
Roomba三段式清洁示意图
因为配备了人工智能导航技术和底部吸尘系统,Roomba成为一个会走路的吸尘器,但对于用户来说,不能将扫地机器人神化,究其本质它仍然是一台机器,就扫地这件活来说,它依然有一些局限,比如对于常见的头发、浮灰、瓜子壳等常见垃圾它收拾起来比扫把更干净,但是对于粘在地板上的米饭,或者大片的纸屑等大垃圾则无能为力。对于比它身子(直径34.3cm)狭小的区域以及低于它身高(9.2cm)的家具底部则无法进入。另外,虽然圆形机身配置了一个伸出其外的边刷,可形成接近90度的直角,但是对于直角角落最里边还是需要人工完成最后几毫米的清洁。总而言之,它可以代替我们95%的日常地面清洁,建议的做法是每天用它扫一遍,周末自己处理犄角旮旯。
至于推荐使用人群,小编认为老人家庭、很忙的上班族、有小孩的家庭都非常适用,但有一个重要的前提是房子面积不能太小,至少在70平米以上,杂物不能太多,否则Roomba都没有足够施展拳脚的空间了。
2、快速了解各系列之间的差别
iRobot扫地机器人在国外的型号比较聚焦,在中国市场上型号较多,对于挑花眼的用户,听小编给你快速梳理。
从2002年至今,Roomba一共有8代产品,最新的型号是2015年底发布的900系列,暂时未引入中国市场。现在中国市场上的型号较多,但总体来说分三大系列。
| 600系列 | 700系列 | 800系列 |
型号及渠道 | 527e/528/529(线上) 601/602(线上) 615(线下) 650/651(线上) | 770/780(线上线下) | 860/861(线上) 870/880(线上线下) |
外观 | ★★★ | ★★★★★ | ★★★★★ |
智能技术 | iAdapt | iAdapt | iAdapt |
吸尘系统 | Aerovac I | Aerovac II | AeroForce |
以上三个系列属于三代产品,其中600为大众普及系列,售价在1999-3500元之间,700和800为高端系列,售价在3500-9000元,这两大系列在颜值上提升了N倍,观感和手感都超棒,让人舍不得让它去做个清洁工。700系列采用了Aerovac II吸尘系统,800系列运用最新的AeroForce高性能吸尘系统,吸尘效果为700系列5倍以上。
Roomba除了在系列之间的代数区别,选择机型还有一个重要指标是配置。每一款Roomba都能完成自动清扫,自动回充,但是部分型号拥有一些高级配置,详见以下分析:
(1)定时清扫功能
没有预约定时的机型,你需要手动按下清扫键。有预约定时的机型,你可以每天设定Roomba出来干活的时间。对于那些嫌Roomba干活发出声响有点吵的用户,带定时的机型是不错的选择,你可以让它在你上班的时候出来清扫,这样等你回到家,它已经清扫完毕乖乖在那充电了,你们之间不会有交集。另外,对于出差或旅行在外的用户,Roomba依然可以每天为你清扫,无论你出差多久,回到家便可享受一尘不染的地板。以上在售机型中,除了527e/528/529/601/602/615基础机型以外,其余都带了定时功能。
(2)遥控器与指挥功能
遥控器,顾名思义,可以控制机器人的开关以及行进方向。这个配置的必要性,看个人所需。对于小编我来说,我认为机器人本身应该自主行动,而不是人为去控制它,所以尽管我家的机型自带遥控器,却一次都没用过。但是对于一些操控欲比较强的用户,他们则喜欢遥控器这个配件。以上在售机型中,770,780,870,880标配中带了遥控器。不过,遥控器是通用的,用户可以单独购买。
(3)虚拟墙与分区功能
虚拟墙是iRobot 扫地机器人的一个专利配件,它可以发射一个锥形的隔离信号,Roomba在工作的时候如果遇到隔离信号会自动避让转向,相当于被屏蔽进入某些区域。如果用户有特殊区域是不想让Roomba进入打扫的,在门口摆一个虚拟墙即可,比如厨房、厕所、阳台、落地花瓶、宝宝玩具区等。以上在售机型中,650,651,770,870标配中带了虚拟墙。不过,虚拟墙也是可以通用的,有需求的用户可以单独购买。
(4)虚拟墙灯塔与挨个房间清扫功能
虚拟墙灯塔是iRobot 扫地机器人最为高级的一个专利配件,是高端型号780和880的标配,并且不与其他型号通用。它兼具虚拟墙和灯塔导航功能。使用过Roomba其他型号的用户可能有这样的体会,Roomba在清扫完一个房间后很可能会再次返回。有了虚拟墙灯塔,这个问题就解决了,大大优化了Roomba的路线,提升了清扫效率。比如你家是两室一厅,你把虚拟墙灯塔放置在两个卧室门口,在客厅设置好充电座并启动Roomba,Roomba则会在客厅里清扫25分钟,然后其中一个灯塔会向Roomba发出指引信号,引导Roomba进入其中一个卧室,并把它关在里面清扫25分钟,然后指挥其出来,并禁止它再次返回。接着,另一间房门口的灯塔会召唤Roomba进入,清扫完毕后,Roomba会返回客厅寻找充电座充电。虚拟墙灯塔运用的是无线射频技术,目前,行业中只有iRobot Roomba拥有这个高级配件。
3、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扫地机器人型号?
如同每一代iPhone都具有通话功能一样,每一代Roomba都能将一个普通家庭清扫干净。不同型号的区别在于更好的外观,更好的技术和更好的用户体验。每一个型号都具备以下技术和功能:
技术或功能 | 阐述 |
iAdapt人工智能技术 | 如前所述,每秒思考60多次,从40多种反应动作中选取最合适的清扫方式,每一寸地面平均覆盖三次以上。 |
三段式清扫系统 | 600,700和800在吸尘技术上有升级,详见配置表 |
沿边清扫 | 遇到墙壁和家具边缘,自动沿边清扫 |
自动返航 | 智能感应充电座,准确返航自动充电 |
智能调节 | 智能感应瓷砖、木地板、地毯等不同材质地板,并调节主刷贴地距离 |
智能防缠 | 智能感应线缆流苏缠绕,并自动反转刷子脱困 |
智能缓冲 | 智能感应前方障碍物,并提前减速轻轻触碰 |
智能防跌落 | 智能感应楼梯等高低落差,及时转向避免跌落 |
深入清扫 | 智能判断软性窗帘等障碍物,并钻入其后深度清洁 |
安全无忧 | 电池温控管理,无安全隐患 |
语音提示 | 遇到不可解决之障碍,语音提示主人 |
简单易用 | 一键启动,无须人工看管 |
数据读取 | 内置黑匣子数据储存系统 |
介绍了这么多,下面用一张图教你看懂Roomba各机型的功能配置。
一般来说,越是最新的型号,在吸尘结构上越优化,外观及各方面细节都越完善。功能配置方面,高端型号相对更齐全。但每个人的需求不同,并不一定人人都要去追求最新机型,毕竟扫地机器人不是拿在手上的手机,只要它能扎扎实实地在家干好扫地这一件事就够了。比如650,一直是美国市场的畅销型号,为了推800系列,美国砍掉了700系列,而600系列依然稳占市场。所以,如果预算在3000元以内,面积在120平米以内,推荐600系列。而握有3000元以上的用户,可以选择700和800系列。小编比较青睐860/861,这两款既兼具800主要功能,又价格亲民,性价比极高。
推荐经销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