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霾是近年来危害人们身体健康的大敌,大气中的主要污染物包括颗粒物、SO2、NO2和O3等。而我们经常在各大媒体中听到的“PM2.5”是指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细颗粒物。城市大气中PM2.5的来源和生成过程十分复杂,包括各种燃烧过程,如煤炭燃烧、石油燃烧和机动车尾气等的直接排放以及大气化学反应的“二次生成过程”,如NOx和VOCs在大气中生成的光化学微粒等。
如果这些颗粒物如果浓度过高,也就是说我们常说的空气污染指数较高甚至“爆表”,会对我们的身体健康产生很大的危害。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开始采用不同的方法做好防护工作,尽可能的减少这些颗粒对健康的伤害。
大家防护雾霾的措施多种多样,并且很多方法都在各大社交网站中快速传播,从最为简单的关闭门窗,到比较“复杂”的佩戴各种口罩、空气净化器、种植绿色植物等应有尽有,不过这么多方法真的能够有效的防护雾霾吗?这里我们就从中筛选出10个大家最常见的误区,这些误区包括了对雾霾认知以及防护措施等几大方面,看看您是否已经“中招”。
阴天不一定会有“霾”,主要与空气中所涵盖的污染颗粒物浓度有关
● 误区之一:大晴天或下雨天就不会有雾霾
通常很多媒体在形容雾霾天时都会用到“阴霾”这个词语,因此会让一些人造成这样的误解:只有阴天才会有雾霾天,而大晴天和下雨天就不会有,因为雨水有一定净化空气的作用,可以将空气中的污染物“洗刷”干净。但事实并非如此。
城市中雾霾形成的主要来源是工厂燃料的燃烧、生活炉灶和采暖锅炉耗用煤炭产生的烟尘、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和汽车排出的尾气等等,这些非常细小的PM2.5颗粒并不会因为是晴天还是下雨而被“洗刷”掉,即使是大晴天或者是雨天,如果这些PM2.5颗粒浓度较高,依旧对大家的身体健康会产生威胁,只有大风天气到来时,风将污染物吹散,或者是污染源得到了有效的抑制,空气质量才会真正变好。
此外很多人不太知道如何区分“雾”和“霾”的区别:雾是悬浮于空气中的水滴小颗粒,由小水滴构成,由于其物理特性,散射的光与波长关系不大,因此雾呈乳白色,青白色,太阳出来后会立刻消散;霾是悬浮于空气中的固体小颗粒,包括灰尘、硫酸、硝酸等各种化合物,由于其物理特性,散射波长较长的光比较多,黄色,橙灰色。太阳出来后也不会散去,目前只能等风将其吹走。
本文属于原创文章,如若转载,请注明来源:看看有没有中招? 生活防雾霾十大误区//jd.zol.com.cn/497/4979993.html